手机版 朱弦三叹网
泸州市生活垃圾污染综合整治项目,杨柳坝垃圾填埋场现已完成总体工程量95%,工程量较之前一周增加45%。
而强化督查发现问题转交地方处理要求地方按时反馈的工作机制,更是进一步发挥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众的积极性。以新环保法4个配套办法执行情况为例,2017年4月和5月,2+26城市执行案件数比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29%和237%。
压力的传导下沉和执法力度加大的背后,是企业体会到了治污压力,政府明确了治污责任,带给公众的,则是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对强化督查的更多期待。弄虚作假、阻扰执法甚至暴力抗法等行为,正说明了个别地区环境执法环境的恶劣。回答记者提问时,田为勇表示,监控显示高架源企业从今年1月800多家生产恢复到900多家,这有力证明了大企业没有受到强化督查的影响。对于强化督查发现的问题,督查组当天即向当地政府进行移交,督促地方依法查处并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销号,确保督查发现的环境问题件件有回应、有落实。针对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大型企业,环境保护部已完成2+26城市的1532家企业、2945个高架源自动监控系统安装,企业排污数据可实时传输至环境保护部。
督查有力,整改有效,促进了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一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被查处,一些环境违法问题集中的地区被点名,一些整改不力的政府被约谈。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63.7%。
全国森林与草地质量低下,生态系统质量为低等级与差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占三种类型总面积的43.7%和68.2%;质量为优等级的面积比例仅占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5.8%和5.4%。全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空间差异大,以草地、森林、农田和荒漠为主,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82.8%。由于水资源与水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我国河流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冲击,河流断流、湿地丧失及废水排放显著增加,水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且生态调节功能低4.流域生态破坏严重,生态风险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面积最多的省区是新疆、内蒙古和西藏,三省区的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2.0%。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扩张迅速。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61万平方公里,减幅为6.0%。3.生态系统人工化加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由于水资源与水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我国河流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冲击,河流断流、湿地丧失及废水排放显著增加,水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且生态调节功能低。
6.矿产资源开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风险大。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对人类活动的干扰十分敏感;同时,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人口数量和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对我国森林、草地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生态系统退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居民健康风险加大。海河流域优、良等级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比例仅为4.6%,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30.7%,水资源总开发利用程度为98%,全流域浅层地下水超采严重,总开发利用程度高达110.4%。
2000年以来,17个重点城市主城区面积扩大了2~4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以极重度及中度沙化等级为主。
近年来,全国石漠化程度有所改善,主要在贵州大部、云南西南部等区域,但部分地区有恶化的趋势。2000~2010年间,人工林、库塘等人工湿地和城镇面积显著增长,自然森林、沼泽湿地和自然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系统人工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2)黄河流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有生态系统质量低、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过度开发、河流断流加剧、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绿地结构简单,外来植物比例高,如北京城区外来植物物种占比高达52.7%,野生动植物种类少、种群数量低。(3)海河流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有生态系统质量低、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河流断流与水环境污染严重。沙化程度减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黄土高原西北部和新疆北部等。黄河流域优、良等级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比例仅为7.4%;优、良等级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比例仅为30.0%。全国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区域面积3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6%,而生态环境脆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等地区尤为突出。
我们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地面沉降、滑坡、地裂缝和溃坝等次生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自2000年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从177.7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67.75万平方公里,减幅为5.6%。全国62%的城市存在城市内涝,其中74.6%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对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000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和长沙等城市的高温区范围都有明显增加。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质量仍在下降,如有17.6%的森林与34.7%的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近年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整体减少,但仍有部分地区沙化程度加重。自2000年以来,尤其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启动并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以及三江源生态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工程,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开始发生转型,从由农业开发导致的生态问题向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的生态问题转变。我国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与石漠化等方面,当前土地退化面积较大,但面积与程度均在下降。其中极重度沙化区呈减少趋势,轻度沙化面积增加。
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全国断流河流愈来愈多、断流河道长度不断增加、断流时间不断延长。黄河27条主要支流中,11条常年干涸,黄河下游干流已经成为人工控制的水渠。
十年间新增矿区面积为2285.17平方公里,占2010年矿产总面积的32.26%。2010年直接破坏地表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矿产开发点达52566个,分布于全国1774个县。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等问题仍然严重,但面积与程度在下降,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低但总体在改善与提高。在高强度的人类干扰下,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人与自然矛盾非常突出。
新增矿区面积55%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水土流失强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其中极重度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和四川、云南局部地区;东部地区水土流失强度相对较小。全国水库数量8.79万个,水库水面5.28万平方公里,总库容7162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陆地水体总面积的26.1%和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23%,十年间水库面积增加了3.1%,自然河段长度比例不断下降。全国人工林面积约占森林生态系统面积的1/3。
全国森林与草地质量低下,生态系统质量为低等级与差等级的面积比例分别占三种类型总面积的43.7%和68.2%;质量为优等级的面积比例仅占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5.8%和5.4%。全国石漠化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南、广东、重庆及湖北八省(区、市)的喀斯特地区,总面积为9.56万平方公里,占八省份总面积的17.9%。
大多数城市建成区呈摊大饼式的单中心扩张模式。城市生态调节功能不断降低,全国所有大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
5.城镇扩张失控,人居环境恶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尤为显著。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及时公开重点环境问题整改和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加大曝光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和监督。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